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胡义周《统万城铭》的文本结构与赋体意义
  • [摘要]从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晋书》所录胡义周颂赞统万城的文本,可称作“胡义周《统万城铭》”。该文实际上由胡义周同题之赋、铭二文组成。《统万城铭》属于一篇“京都赋”, 具有“颂夏德”之功能,明显继承了汉赋以来的“颂德”传统,体现了大夏自奉“正统”的思想。胡 义周《统万城铭》是十六国、北朝多民族文学交流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多民族文学交流的意义。
  • 孙少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31-42  共有 915 人次浏览
  • 上古帝王神话的叙事谱系与意义转向
  • [摘要]神话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源头,对于上古帝王神话谱系的研究,是把握中国历 史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上古帝王神话叙事谱系在发展中表现出横向的空间秩序、纵向的帝系 结构、自由的审美书写三种历史形态特征。与之同步的是谱系意义的转向,在多元浑沌中建立秩序的需求演变为轴心时代自觉的政治建构要求,并最终发展为当代社会自由的审美追求。借 助神话叙事的视角,在对其形态及意义的论述中可以进一步透视其中暗含的历史文化、社会政 治及民众心智三者之间的同构关系。只有以历史性、审美性及民间性为立足点,对帝王神话叙事谱系予以整体观照,方可直触这一话题背后隐含的诗性智慧。
  • 闫咚婉;段友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31-42  共有 588 人次浏览
  • 论全面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对书写内容、叙事模式、创作...
  • [摘要]由于边疆建设得到重视、知识分子得以深入并了解边疆等多方面原因,全面抗战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通过讲述“外来者”与“本地人”之间或冲突或融合的故事,前所未有地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集中呈现出来,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这些作品延续审视族际异质性的文化叙事、呈现族内分野的阶级叙事而又开创了强调中华一体的国家叙事,奠定了共和国初期少数民族题材文学的基本叙事模式。作为他者言说而非自我表达的跨族别书写,全面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文学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 王学振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33-42  共有 553 人次浏览
  • 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与传播功能
  • [摘要]地方性知识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特征。认知功能是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最具标识性的功能。传播功能是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功能。以地方性知识为特征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功能与传播功能关系密切,形成认知下的传播与传播中的认知二者间的动态关联。认知下的传播更多涉及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动机,蕴含着本民族如何更好地被他民族认知和理解的传播诉求。
  • 曾斌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3-38  共有 342 人次浏览
  • 从神话到现实:民族文化中的动物与灾害关系及当下意义
  • [摘要]神话与现实在时空上相距甚远,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有着某种联系。灾害神话中的动物是解释这种逻辑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与人类一样,与灾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天地和万物起源到洪水神话、日月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地震神话,再到现代社会中动物与灾害之间的关系,都显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深入研究动物在古今灾害中的处境对当代防灾减灾也有重要意义。
  • 李永祥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34-44  共有 433 人次浏览
  • 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值得关注,即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弱势族群关注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些作品在对巫术、神话、宗教等的充分展示中表现了对"他者"的关注和认同。更重要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往往运用人类学的思想和手段,从书斋走向田野。
  • 朱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9-41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诗人对民间艺人的礼赞:以巴·布林贝赫散文《长了翅膀的歌——忆琶杰...
  • [摘要]民间说唱大师、著名胡尔奇琶杰去世后,蒙古族当代文学奠基人之一巴·布林贝赫发表散文《长了翅膀的歌——忆琶杰老人》追忆琶杰。文章基于巴·布林贝赫一文,通过对琶杰吸引听众的技艺、精湛的语言艺术及他的胡仁·乌力格尔说书、英雄史诗、好来宝、民歌的内容主题的综合分析,从诗人的视角阐释琶杰既是蒙古族杰出的艺术家和语言大师,也是当代民间艺人学习之楷模。
  • 朝格吐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40-46  共有 415 人次浏览
  • 祖国颂与哥萨克悲歌:玛拉沁夫与肖洛霍夫比较研究
  • [摘要]玛拉沁夫小说《茫茫的草原》的情节人物等深受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影响,但后者笔下的哥萨克人没有融入国家意识形态符号秩序,以悲剧结尾,而前者笔下的蒙古族人获得了国家建设者和捍卫者的成员身份。此因玛拉沁夫坚守塑造现代民族国家形象的初衷,讲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中国故事。
  • 黄肖嘉 张佳琪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40-46  共有 428 人次浏览
  • 遗民心态与新民立场——旗人作家穆儒丐20世纪20年代作品研究
  •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穆儒丐1918—1925年间的作品,展现民初旗人作家穆儒丐作品中守护旗人记忆、言说族群伤痛的遗民心态,思考建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新民立场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考察穆儒丐以自身族群经历为视角,反思辛亥革命,为中国摆脱民初军阀混战现状寻找思想资源的复杂情感和心理轨迹。
  • 李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42-54  共有 348 人次浏览
  • 元世祖朝出使安南使交书论略
  • [摘要]使交书,指一国使臣出使他国时递交的外交文书,是一种特殊的纪行文献。主要分两种,一是皇帝诏书,一是使臣到达目的国后与彼国朝廷交通往复的文字。元世祖朝与安南国关系紧张,其频繁派遣使臣,留下来数十篇使交书。这些珍贵的纪行文献,既可藉以了解当时两国之间的交往细节和双方的心理交锋,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其书写方式、行文特点对于深入认识文学体裁的特殊一支,也颇具意义。元世祖朝最后出使的陈孚执笔的四篇使交书,是其中的精彩篇章。
  • 李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43-51  共有 891 人次浏览
  •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自我出走”式情节开端——基于文化身份视角的观照
  • [摘要]从文化身份看,当代少数民族小说“自我出走”式情节开端,指代表自我民族文化身份诉求的本族同胞,离开自我本土,与他者文化身份诉求相碰撞。这形成了诸多“离乡者”故事,主要是被逐故事、寻梦故事或朝圣故事,从而把复杂的文化身份体验,转化为精彩的情节进程,且寄寓了作者文化身份的认同倾向与建构愿望。
  • 朱斌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43-50  共有 835 人次浏览
  • 论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情节结构
  • [摘要]鬼传说必须使用的核心结构为“异常事件”和“解释”,二者的合作不仅有助于 文本内部逻辑的自圆其说,更可强化叙事的真实性与恐怖感。此外,鬼传说也存在“辅助结构”, 即用以陪衬核心结构的分支情节,依内容可分为“回声“”布景“”休止符”三种。视不同的叙事需求,辅助结构可择一或任意地与核心结构进行组合搭配。通过交叉验证古今鬼传说的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可看出我国鬼传说在情节使用上的传承现象。
  • 陈冠豪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43-50  共有 605 人次浏览
  • 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
  •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将灾难研究、文学和宗教研究进行融合,并将普通民众传承和讲述的灾难传说放在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下进行考察,探索灾难是如何被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宗教实践中叙述和建构的,在此基础上用日常政治理论和人神互惠的观念来探究灾难和灾难叙事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和重构。
  • 游自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45-53  共有 389 人次浏览
  • 他者与自我:东西方文化中的空行母
  • [摘要]空行母作为藏传佛教的神祇,被一些西方学者描述为“女权主义者的圣骑士” 和“阿尼玛”。从本位文化中去体认和检验西方学人的空行母观,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用 “文化的位移”“文化的接受”和“前理解”等来阐述。西方人的空行母研究有助于对本土文化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他们对我们熟视无睹的事象所做出的细致阐述,弥补了我们尚未注意和 研究的民族宗教、文化现象。
  • 索朗卓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51-59  共有 635 人次浏览
  • 正名:文学史书写与马华文学身份重建
  • [摘要]马华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益于相对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和华文媒体,但是作为一种少数族群文学,其处境折射出被国家文化排斥的认同危机。抵抗歧视、追求认同成为当代马华文学设置议程的重要内容,新生代学者从马华文学“正名”操作入手重写文学史,目的是清理华人与南洋的历史脉络,建立一套客观叙述自身的话语体系。“正名”是少数族群在现代民族国家结构中表达自身政治、文化权益的一种诉求,如果马来西亚当局持续推行本土优先的国家文化政策,马华文学及其文化实践很难摆脱吊诡的认同困境。
  • 龙扬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51-59  共有 748 人次浏览
  • 云南彝族左氏土司家族诗文述论
  • [摘要]云南巍山,史称蒙化。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司传承512年,是云南历史上传承时间最长的土司之一。左氏土司家族成于武功,守于文治。据现存作品可见,这一彝族土司家族的汉文学习濡染深厚,存作不仅合于经典文学之体式(主要是格律诗词),且内蕴深厚, 见志趣,显襟怀,可读可赏性较强。左氏土司家族存世诗文作品既可视为左氏土司家族中人以 文学为载体书写的心灵史,亦可由此窥知汉族士大夫的文学创作及其襟怀旨趣对滇隅少数民族文人的影响。这也充分显示出这一家族对汉文学的喜好和倾慕,亦是汉文学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产生显著影响的力证。
  • 纳张元;纳文洁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52-61  共有 806 人次浏览
  • 孝道传说的当代建构:以鲁中地区高大姑叙事为中心
  • [摘要]以孝道为主题的民间叙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诸多文类中。通过对鲁中地区高大姑传说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地方民众通过借用地方志与他处家谱中的文字等手段,达成新情节的创编,此后,庙会活动和外地商人的地方融入促进了高大姑传说的传播。文本重构之外,身体实践与景观叙事也加强了高大姑传说的当代传承。孝道传说的当代传承在地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李晓宁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4-62  共有 384 人次浏览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话语样态
  •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以其较为丰富的话语样态,在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若干体裁中极具代表性,呈现了多元化、多声部和多样性的写作特征。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创作可以分为族群文化抒情、“十七年”文学模式的延续、口语诗与意象消减、流动与现代性、工人书写等多种话语样态。从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话语走向来看,中国多民族文学创作由“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主题高度聚集性转向了更具文化多样性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新型写作。
  • 邱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55-64  共有 372 人次浏览
  • 论艾克拜尔·米吉提的文学语言与民族文化书写
  • [摘要]精通汉语使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既为本民族文学书写找到了绝佳表达方式,又能够在多民族接触与交融的场域中自由穿行,从而赋予其文学叙事一种自由品格。尤为重要的是,通晓汉语言,自如运用汉语创作,为他赢得了宏阔世界,也濡化了他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廓大的现代民族观。在描写和展示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同时,他善于不断跨越本民族,追求中华民族的相融相合,唱出一曲曲多民族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的和谐之歌。
  • 陈一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5-65  共有 341 人次浏览
  • “土著”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
  • [摘要]多年来,外国学者关于中国民俗的研究始终与中国学者的民俗学有着深度互动。这就有必要将中国民俗学定义为研究中国民俗的一门科学,从而拓展其范围,丰富其内涵。在现代中国民俗学运动中,1936—1949年生活在中国北部的司礼义(Paul Serruys)就是这样一位重要的民俗学家。作为一名传教士,他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种对神的崇拜,并追求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在大同城南乡村方言的调查研究中,口传的谜语、儿歌、故事等对他日显重要,进而对桑干河畔数十个村庄的诸多民俗事象展开了深入调研。遵循人类语言习得是从声音开始的基本规律,其关于当地婚俗、谜语、儿歌和故事等的研究不但重视方言,还逐一标注方音的国际音标、进行语法注释,再译成英文或法文,展开比较与诠释。他既能看到儿童谜语和成人谜语、儿童故事和成人故事这些不同文类内部的差异,也能洞察这些文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文性;既能看到在孩童中流传的相互戏谑的绰号之类韵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也能洞悉韵语故事和儿童故事之间的连带性。这些将语境和文本有机结合的研究,始终是在与中外学者相关研究对话基础上展开的。其民俗学浓厚的方言学色彩,使得将之视为“方音民俗学”抑或柳田国男所言的“土著之学”也不为过。不仅如此,司礼义的“土著”之学也促使我们反思究竟何为民俗学,并有助于直面明显充满焦虑却又俨然“显学”的东亚诸国的非遗民俗学。
  • 岳永逸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60-79  共有 558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